為何這套唱片會讓我眼睛一亮?裡面賽爾指揮的舒曼交響曲是「劉仁陽談唱片」的推薦,而我自己也已經有這套。但是這系列中許多其他的唱片當時都來不及購買(或是看到單聲道或歷史錄音就不想購買,當年的我,蠢啊)。
每張CD都以紙殻包裝 |
Sony UK很聰明地把這套唱片拿出來重新發行。當年這套唱片以轉錄品質甚佳聞名,重發時也完全使用當年的母帶(重新母帶處理的話也需要增加成本)。至於為何選這些作品,還有其他作品呢?這系列版權應該早就不是問題,搞不好會有第二集也說不定。對於想知道全部作品的,請看購物網站連結。
這套作品其實當年有分不少系列,但在這套盒裝中,僅收錄三個系列:自然錄音時期(Acoustic Era)、單聲道時期(mono era)與立體聲時期(Stereo Era)。封面右上角的圓彪下方有小字清楚標明。
由上至下分別是立體聲時期、單聲道時期與自然錄音時期。 |
我自己以前對單聲道錄音毫無興趣。在這兩年才懂得,以前的認知真是錯誤到極點。好的mono錄音充滿立體感,讓人「身歷其境」的感覺一點也不輸給立體聲。至於自然錄音,那就是用留聲機筒記錄聲音,沒有任何電器線路汙染的記錄方式,雖然頻寬窄、噪音大,但只要好好轉錄,仍然可以聽到非常自然的聲音。關於自然錄音方式,請看此文介紹。
套裝CD賣這麼便宜,當然要省很多東西。比如說Mercury Living Presence那兩套各五十張的套裝,完全省略唱片內容解說,以頌揚Mercury錄音技巧的文章取代。但是對我這種愛看解說的樂迷來說,覺得相當遺憾。
保留了當時精心製作的內頁說明 |
當然也有珍貴圖片 |
伯恩斯坦指揮,米堯「祭酒的女人」。左邊的單張版本是Ensemble老闆Urs Wagner送給我的,是個充滿了激情的演出。右邊的是套裝中的紙殻版本。 |
光是第一張,Michael Rabin的帕格尼尼隨想曲就是相當驚人的小提琴示範。雖然是1952年左右的單聲道錄音,但是立體感相當好,演奏技巧高妙會讓人起雞皮疙瘩。如果你已經脫離音響地獄之路,我相信你會發現這套唱片比起多數的發燒錄音盒裝要來得更值得收藏,它們代表了美國在那個黃金年代最美好的音樂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