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

Doug Sax是個音響迷!

既然談過了Bernie Grundman與Bob Ludwig,那麼怎麼可以不談Doug Sax呢?他在1968年成立The Mastering Lab,在他之前,沒有人想過要開一個錄音室專作母帶處理(以往母帶處理都是唱片公司自己進行),這個「創舉」大概就像台積電創造晶圓代工這行業一樣,是唱片發展史上的重要轉變。

從黑膠唱片轉到CD,對CD意見多多的Doug Sax(他曾經製作T恤罵數位錄音爛,也曾寫過一篇措辭強烈的投書給Billboard雜誌)應該要收山了吧?結果沒有,他的母帶處理仍然是天王等級,事業只有越作越大。跟Bernie Grundman一樣,Doug Sax也是個管迷,不過他運氣好些,有個好哥哥Sherwood Sax幫他製作真空管後級。這款後級不只Mastering Lab用,就連Sony母帶處理錄音室的Mark Wilder也用了兩台,雙擴大機驅動來推他的Duntech Princess喇叭。除了一台EQ的主動式補償線路用電晶體外,他的所有設備都用真空管(包括刻片機、壓縮器等等)。
Doug Sax的工作室清晰圖片實在難找,這張是少數有拍到兩隻喇叭的。據說經過四十年,到現在這套系統也沒有什麼變化。
雖然有著天王地位,跟Doug Sax有關的訪問實在不多,我看過品質最好的一篇,是Stereophile在1989年對他的訪談,作者是後來當上TAS總編輯的Robert Harley。從這篇訪問中可以看出來,Doug Sax完全是個音響迷,他有音響迷的好朋友,也會帶著唱片到音響店去跟人「鬥機」。以下節錄幾段我覺得最有趣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我覺得有趣的是,大概六年前開始流行的寬1/2吋、轉速30ips的盤帶只是回歸到1948年剛開始時的規格。那時盤帶轉速就是30ips,在1/4吋寬的帶子上錄製單聲道。有人會說:「我知道數位技術還沒到位,但它才開始十年,看看類比花了多久才發展到妥善。」我會說如果我能拿到1950年的母帶,我可以嚇到你掉褲子。類比格式一開始時就跟今天一樣好。 
1958年首批電晶體擴大機問世。我聽到其中之一。在這之前我從沒聽過晶體機。我去我常聽音響的店,有人呼喚我:「來,你不會相信這個」。我帶著我珍藏而且熟悉的好唱片過去。有張唱片是戶外錄音的小提琴獨奏,沒有任何空間的聲音,非常好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我至今仍然保存這張唱片。我把這台全新的一百瓦晶體機接上傳奇靜電喇叭KLH 9,放上唱片而我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店東傑克問我:「如何?你聽過這樣的聲音嗎?」我說:「沒有,沒有活生感,我從沒聽過這樣的聲音,它爛透了,這是我這輩子聽過最爛的東西。」
他馬上說:「這是因為你太習慣聽到管機輸出變壓器的柔化聲音。」我說:「別相信那種廢話。我在管弦樂團演奏,我每天熱身時都站在小提琴家旁邊,這個實在是糟糕透頂。把你的McIntosh 60拿出來,我不敢相信你會接受這種可怕的聲音。」 
沒人會回頭去找早期的電晶體擴大機,在音量變小時它們的失真會上升。小提琴變得像電鋸。最讓我驚訝的是傑克買下它。從他美妙的KLH 9喇叭中發出那麼可怕的聲音,而他竟然覺得它很棒。 
最可怕的錯誤是,當傑克賣掉他的McIntosh時,他也喪失了回到他二十年來的參考機上進行再教育的機會。當我錄音時,我的數位錄音座開著,我的類比錄音座也在。我不必作出該用哪一台的這種決定,我可以一個月後再聽它們,輕鬆的挑出那個更有音樂性、傳達出音樂、代表我與藝人們聽到的聲音。 
音樂的實體感,不管是一把魯特琴或是搖滾樂或是交響樂團或是迪西蘭爵士大樂隊,真空管在整個頻譜的表現都更好。 
喇叭與擴大機的組合是最重要的。當你得到正確的搭配時你不應該更動。你可以在其它地方作實驗,但你不應該更動它。它就等於你的麥克風,這就是你評估任何事物的方式。如果你在評價一台CD唱盤時也換了擴大機,那麼你就淪為二流角色了。 
不是很有趣嗎?在1989年最熱門的電晶體擴大機更巨大、更昂貴、比真空管擴大機製造出更多的熱氣。想想看,哪來的進步?電晶體最優越的特性是在於它小巧、可低溫運作。結果現在如果你要好聽的電晶體擴大機,開機一瞬間房間燈光會變暗。把它們跟VTL拿來比較看看。最好笑的是1989年很多人同意最好的擴大機是管機,但在1960年你拿來送人都沒人要。當時的晶體機聲音極其惡劣,不只這樣,它們還很不穩定。除了在8歐姆下能送出更大功率外,它們一點優點也無。我認識的音響迷買了這台擴大機、換成那台、賣掉那台,在十年後終於組成一套很棒的系統。然後他們在櫃子裡發現自己的McIntosh 60,把它整理乾淨然後說:「不知道它們還能不能唱?」開機、接到系統上,然後大吃一驚:這東西比他們這些年來的改進再改進再改進還好聽。
底下這個研討會影片是Doug Sax、Bob Ludwig與黑膠復興名嘴(與名筆)Michael Fremer在2011年的對談。內容其實不多,不過能一次看到這幾位同台,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
如果還有進一步的興趣,那可以研究一下曾經跟Doug Sax合作過幾張Sheffield Lab唱片錄音的James Boyk。他是個音樂學者、職業鋼琴家,對聲音有非常透徹的認識。他在1986年接受了Stereophile雜誌總編輯John Atkinson的採訪,標題也不讓人意外,是「全真空管類比之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