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日

遲交很久的Sony頂級耳機發表會

沒錯,不是耳鼻喉科發表會,而是Sony高階耳機的小型發表會。這跟耳朵模型有啥關係?關係可大了,Sony取樣了許多不同的耳朵形狀,就是要做出最適合多數人配戴的耳機。這回不只是有耳機來到現場,日本總部也請了兩位設計師到場與我們進行討論。
這是耳機設計師之一小宮山 淳(Komiyama, Jun),看樣子也大概猜得出來,他是音樂製作人。他強調一般耳機很容易夾住頭髮,因此MDR-Z1000在設計時花了很多心思,確保頭髮不會夾到。連他都可以戴得上的話...,菲哥,你知道下次買耳機要選哪款了吧!
耳罩內的形狀也很重要,可以看出是較長的橢圓形,深度也夠,就連耳朵較大的我戴起來也沒有不舒適的感受。
從側面可以看到其實這外殼不是單純的平面,稍微做出一點點弧度,就可讓耳罩與臉頰更緊密的結合。小宮山淳很強調,MDR-Z1000是一款奢華與性能並重的產品,因此除了專業音樂製作界早就肯定的Sony耳機音質外,還加上了如高級車般的材質與外觀設計。
 以高階耳機來說,MDR-Z1000的簡潔造型很難得。鎂合金的外框除了輕巧外,不滑手的觸感也極佳。其實稍低一階的MDR-Z700就已經是這個造型,MDR-Z1000最大的進步是換上了新的振膜。這種稱為「液晶高分子膜」的材料兼具硬度與高度內部損耗特性,規格上高頻延伸至80KHz。Sony也特別強調此款耳機使用的是直徑50mm的大型振膜。
這是另外一位設計師松尾 伴大(Matsuo, Tomohiro),他就是純設計師了,技術方面的問題也都是由他來回答。他主要是介紹MDR-EX1000這款耳道式耳機(In-Ear Monitor, IEM)。
MDR-EX1000也採用鎂合金外殼,因此體積雖然大,但是仍然輕巧。以MDR-Z1000的造型來看,EX1000的造型就顯得誇張許多,大概是我看過的高階IEM中最花俏的造型吧!與Z1000一樣,這款耳機也使用液晶高分子振膜,直徑也是IEM中少見的16mm大尺寸。
要製作許多不同耳膜造型的一大原因,就是要讓耳機有更好的配戴舒適性。Teknorote材質的彈性耳掛線可以任意折疊定形,因此可以有很好的貼合穩定性。現場短時間的試戴沒辦法測試舒適性,不過耳機線的麥克風效應極低,這點值得大大讚賞。
發表會現場提供的甜點嗎?不是,這是EX1000內附的十種耳塞!有這麼多尺寸,我想應該沒人會抗議找不到合適的耳塞了吧。
注意看,其中三款是矽膠裡面加一層泡綿,這樣可以維持最佳的密閉性。對我這種耳朵油的人來說,純泡綿的耳塞是不能用的,外面加上一層矽膠就沒問題。
重頭戲當然是試聽。前面的耳擴可以同時提供四款耳機試聽,不過我的目光馬上被後面的播放器給吸引了。
Sony PCM-D50錄音座!用這東西來聽會不會太威猛啊!96kHz的錄音座,還內建XY排列的立體麥克風。不過,當天聽的都還是CD Rip的檔案啦。George Bensen的專輯,沒記錯的話應該是Al Schmitt混音。雖然兩款耳機都是強調「錄音室鑑聽品質」,但聽起來其實非常不同:Z1000較寬闊,密閉性很好因此細節爆多;EX1000有殺死人的迷人中頻與透明感,聽吉他撥弦時顆粒非常清晰。兩款耳機的共通性,則是飽滿、聲音有重量感。
我也拿出了自己的iPod Touch連接兩款耳機試聽,這時Z1000聽起來沒有那麼飽滿,EX1000表現較佳。現場的試聽當然作不得準,好消息是我也拿到了這兩款耳機,會再寫出更詳細的試聽心得;壞消息則是最近好忙啊,大家可能要等久一點。先登場的應該會是MDR-Z1000的報告,這款在現場沒給我太深刻印象的耳機,回到家後卻有不一樣的故事。

參考連結:
台灣Sony Style購物網站連結介紹(中文,圖文並茂非常詳細還可以直接放進購物車)
原廠設計人員專訪(日文)
MDR-Z1000 Head-Fi相關討論(英文,講了七十頁啊,這些人都不必工作的嗎)
MDR-EX1000 Head-Fi相關討論(英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