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

Linn Majik 109:升級也不必換的好喇叭

很多朋友不知道Linn有作喇叭,就像很多朋友不知道Audio Note有黑膠唱盤一樣。我只能說,這些廠牌都被明星產品的盛名所累,實在可惜。Linn的喇叭不但跟LP12一樣有想法,聲音、設計也一樣出眾。

Linn近年來設計的喇叭都有高音單體陣列,大部分音響迷看到多顆高音單體都會想到「超高音」,其實這跟高頻延伸一點關係也沒有。使用不只一顆高音單體,只是為了求得更均衡的聲音擴散性。
同一顆單體,再生越高頻率時,擴散性會越來越窄、指向性會越來越明顯。在傳統的兩音路喇叭中,低音單體再生較高頻率時(也就是越靠近分頻點時),側向擴散表現就會變差。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就是偏離單體軸線時,會得到分頻點附近有明顯凹陷、很不平衡的聲音。
那麼,把喇叭瞄準聆聽位置,像聽大耳機那樣發聲,不就解決這問題了嗎?不對,我們所聽到的聲音中,有一大部份是來自於房間的反射,側向的聲音如果不平衡,那麼反射音就不平衡、我們聽到的,反射音與直接音加起來的聲音,當然也就不平衡了。
把喇叭遠離側牆背牆,多聽直接音當然是一種解決辦法,但是少了反射音的加持,聲音又太單薄了無生趣。怎麼辦呢?Audio Note採用寬障板來得到較均衡的側向擴散性,而Linn的作法是維持窄障板,但使用多顆高音單體,讓每個單體在指向性還不明顯的較低頻段時就截止,讓下一顆單體接手,這樣就維持了各個頻段都很均衡的擴散性。其實這方法並非Linn首創。各位看過B&W的鸚鵡螺嗎?四音路的設計就有兩顆高音單體,那也是類似的手法。
這方法有沒有用?Stereophile的評論中有測試圖表,我們貼在這邊讓大家參考:
瞧瞧,即使偏到60度,在中間頻段仍然沒有明顯的凹陷,相當傑出的成果。 這樣的特性,讓它很適合靠牆擺放,因為就算聽到較多的反射音,與直接音混合後仍然有足夠的均衡性。
當然,靠後牆並非讓它發揮的最佳位置,我只是說明,這對喇叭靠牆擺也不會出惡聲。真正要聽到Majik 109的實力,還是要讓它往前站一下。
Majik 109背後有三對喇叭端子。Tri-Wire?當然沒問題,雖然我不大確定真的會有人用三對喇叭線在一對書架喇叭身上。這三對喇叭端子的真正價值,在於Linn獨家的Aktiv電子分音。
「Linn的喇叭都可以作電子分音」其實是有點錯誤的說法。依照Linn的說法是:「Linn只設計主動分音喇叭,我們只是做了一個被動分音版本」。
為何這樣說?所有Linn的喇叭在設計階段,都是主動分音的。直到主動分音版本完成後,設計師們才設計出被動分音的版本。這樣作理由何在?因為主動分音沒有被動分音器的損失,動態表現較佳,這樣設計,才能知道音箱的強度、單體固定的強度是否足夠。
Linn的主動分音也是一絕,一般的喇叭系統要三路主動分音,那就需要前級、分音器與三對後級,電源線、訊號線、喇叭線一大堆,勞民傷財又佔空間。但是被動版本的Majik 109只要搭配一台Majik DS-I數位流綜合擴大機,就是含訊源、擴大機與喇叭的完整系統,而只要配合一台四聲道Majik 4100後級,在每一個後級放大前插入專屬的主動電子分音卡,兩個機箱就可以完成三音路主動電子分音(還有數位流訊源)的完整系統!同樣三件式,別人是被動系統,用Majik系列產品卻可以組成主動電子分音系統,這樣簡潔又高性能的優點,真的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你可以先購入被動的Majik系統,等預算充足時再升級為全主動系統,這樣升級不必換器材的設計,我個人非常欣賞。
Linn的喇叭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製造品質非常高。真正的木皮、貼工與打磨都無懈可擊,是這價位帶少有的優秀設計。六個顏色(還可加價選擇亮面)可以選擇,與裝潢的搭配性非常好。順帶一提,Linn的喇叭設計師在自家書房也用Majik 109聽音樂。
Majik 109體積真的很小,但是搭配一般晶體擴大機就可發出寬鬆、極有立體感、富有層次變化又飽滿的聲音。音響論壇雜誌給予「最佳推薦」,Stereophile雜誌也給予極高評價。如果您也喜愛有質感的精緻小喇叭,歡迎來店試聽。

沒有留言: